新闻回放
8年来,长春市民李治经常会掀开井盖观察,他发现下水井内壁大多是红砖垒砌,内壁没抹水泥。他认为,雨水冲刷下水井内壁后,会导致红砖之间的水泥流失,另外砖裸露在外,时间长了会发酥,井就会下沉塌陷。
记者第一次踏查,随机打开部分井盖,确实发现市民反映的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后,相关部门领导对读者的建议表示了感谢。
27日,记者再次走上人民大街工农广场至自由大路辅助车道及非机动车道掀开窨井时,又发现问题多集中在雨水井上,有四个主要问题:井箅和井周损坏、井内有垃圾、井内有积水、“跳车”现象。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连日来全国各地的雨情,考验着城市的下水系统,让人不由得想起法国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的这一名句。
几天来,本报报道也在触摸着长春的下水系统。对记者踏查到的窨井四大问题,7月29日,相关部门约记者对长春市雨水井进行踏查。
昨日4时,长春市城市设施建设股份公司排水处处长杨秀福带队出发,两辆专用车紧随其后,其中,污泥车负责清运下水井中的污泥和垃圾,高压清洗车是为了将下水井内部清洗干净。记者受邀同行。这是本报记者对长春下水系统的第三次踏查。
5时许,负责36条主要街路排水维护的工作人员便来到人民大街,检查雨水井情况。“这几天我们都在积水点死守,在道路上巡查。”杨秀福处长说。
问题一
雨水井井箅及周边损坏
踏查地点:人民大街
部门回应:多是车辆惹的祸
从人民大街与自由大路交会处,沿人民大街向南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口雨水井,有的完好无损,有的却存在问题:井箅一侧倾斜塌陷、井箅上卡着石头,井周围出现坑洼,有的井箅已经翘起,残破不堪。
杨秀福处长表示,井箅损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存在砖结构长时间冲刷塌陷的可能,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车辆将井箅和井周轧坏。“原本辅助车道是不走车的,如果只是行人和自行车经过,不会轧坏井,但现在公交车道就这么窄,轧不到井箅也有困难,时间一长,无论是硅塑井箅还是铁井箅,都会损坏,这个问题我们也很头疼。”
5时30分左右,一辆公交车经过,前后轮先后轧上雨水井井箅,虽然没发出声响,但井箅被轧得有颤动。这种情况在很多街路都可以看到。在之后的采访中,长春市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心排水部部长李明洋说,现在也有立壁井,在马路牙子里镶着,虽然这样的井美观,但收水效果却不如平面井。
问题二
雨水井不排水反而积水
踏查地点:长春大街
部门回应:其他施工切断管道,修复后与原管道不相接
很多市民发现,遭遇大暴雨时,一些雨水井不排水,反而向外返水。
“雨水井和污水井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水在管道内由高流到低,如果哪一处出现堵塞,就会造成排水口堵塞,甚至返水。”对于积水问题,杨处长蹲在一个打开的雨水井边,边比划边说,有时候雨水井内有水不一定都是堵塞了,要看管道在水下还是水上,如果管道在水上,则表示雨水井并没堵塞,因为水可以顺着管道流出去。
长春大街与大经路交会处的公交站点旁,工作人员用警戒牌围住一处施工点。“这里有一个雨水井,可是自来水公司施工时,将我们的管子截断了,后来用一段管子放下后,和原来截断的切口没有抹水泥,这样能不堵塞吗?”杨处长跳进土坑,用锹清理管子之间的泥沙,几分钟后,大家才看清,新放入的管道与原来管道存在十几厘米的缺口,“这样的情况很多,但我们很少能当时发现,等积水后发现了,还要排查,将管线更改,造成了很多麻烦。”
问题三
井内有淤泥、垃圾
踏查地点:北安路
部门回应:雨水井成了垃圾桶
打开北安路上的几个雨水井,井下多是淤泥、还有一些塑料盒、塑料袋、竹扦子等垃圾。排水工们将污泥车上的污泥斗拿下,用锹一点点地将污泥和垃圾往斗里铲,现场气味恶臭。
“有淤泥是正常的,但有垃圾让我们很无奈。”杨处长说,垃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环卫工人在清扫路面、扫过井口时掉落的,另一种是市民要将垃圾扔入雨水井。
问题四
车一过 “咣当”响
踏查地点:长春市主要街路
部门回应:更换新工艺检查井盖
经常有人会遇到一种情形,车辆从下水井上经过时,发出“咣当”一声。
杨秀福处长说,这被业内称为“跳车”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主要原因就是井圈和井盖不符或存在相对大的间隙。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井圈、井盖出厂时是吻合的,但经过长时间的震荡、磨损,中间出现间隙;另一是井盖丢失,后换的井盖不是每个都能保证完全配套。
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只能将一些井圈和井盖中垫一层自行车轮胎。目前,他们正在更换一种新工艺检查井盖,井盖和井圈通过折页相连,可以防盗无声。记者一路观察发现,汽车轧过新工艺的检查井时,井盖并没有太大声音。
追溯
长春在道光五年便有明沟排水
《长春市志·城市道路志》中,对1988年以前长春的排水起源和发展有着明确收录。
1825年(清道光五年):自新立城移长春厅衙署于宽城后,开始整修既设街路。在建设城区道路时,路两侧挖有明沟排水。
1909年:长春商埠地修建永长等街路时,路两侧皆设有深1.4尺、底8寸、上口1.2尺砌砖或石条砌筑的排水明沟。
1929年:《长春县政府训令各区长为实行修站道路事》一文中规定道路宽度,并要求“道路中间较高、两侧稍低,修成弧形,两旁挖筑沟渠,以便宣泄”。
沦陷时期:在下水道建设计划中,按地形划分9个独立排水区域、50余排水系统,伪新京市区新建下水管道515,890米。加上满铁附属地既设下水管路,至1941年,累计全市下水管路总长度为521,875延米。
解放后:依据市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市区划分为8个排水地区,宋家洼子地区、铁西地区、一汽地区、南湖地区、人民广场以南地区、站前以南人民广场以北地区、吉长铁路以北地区和二道河子地区。
1983年至1988年间:在吉林大路以南新建的自长伊公路起至伊通河东沿的安乐路、岭东路和公平路3条大管径排水管线和铁北地区新建惠工路主干线,将污、雨水直接排放伊通河。在八里堡已建成街路排水系统。通过主干线将污、雨水放流北环城路明沟,通过防洪闸注入伊通河。
长春排水标准1年一遇 地下老管线超1/5
现状
长春排水标准1年一遇 地下老管线超1/5
长春市维管中心排水部的数据显示,人们平时在路中间随处可见的排水检查井也是污水井,一共有54645个,而路边的方的收水井也是雨水井有52894个。
李明洋介绍,目前,长春地下日伪时期的老管线占1/5以上。对下水来说,现在与以前不同的是管材,日伪时期用的是塑混凝土管材,新中国成立初期是钢筋混凝土管材,也有少部分的缸瓦管,现在沿用的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管材。“管材的理论使用年限是50年,而日伪时期的管材早已经超出了这个年限,而且老的管材内没有钢筋,不够结实。”李明洋介绍。
李明洋表示,短时间内积水是全国都存在的现象,与同等城市相比,长春排水系统算是不错的,在全国也属于中上等。
北京日前的暴雨中,一位市民因为车陷广渠门而溺亡。事后相关部门披露,广渠门收水泵站设计标准是2年一遇。李明洋表示,长春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为1年一遇,而且排水能力是汇水面积决定的,通过汇水面积计算水流量,然后通过水流量设置管道的大小,长春地下的管道从300mm到3000mm不等。李明洋介绍,汇水面积是一定面积范围内一定时间汇集的水量,除此之外,水流量还与暴雨强度有关,北方的暴雨强度要小于南方,长春的年降雨量是500~600mm。通过计算出水流量大小然后选用管道。
规划
或将替换受损雨水井井箅
长春地下埋有17种管线,30多个小类别,排水改造时需要配合着路面改造进行。杨秀福处长说,大部分雨水井需要翻建,目前已经列入计划,他们已经向政府打了报告更换井箅,批准后便可以动工,将损坏的井箅全部更换。
李明洋说,排水部近两年来一直酝酿出台管理办法。“可能很快就会出台长春市第一部排水管理办法,办法中会提到排水建设规划、排水设施管理、排水许可管理等几大问题,会占到四五个章节。”这个管理办法可以让一些行为有据可依,同时还会让市民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拘束也有利益,比如纳税人有权了解城市的排水设施,也有义务保护和使用。“管理办法最后还会有相关罚则,例如随意向井内倾倒垃圾、随意破坏,都会对肇事人进行相应处罚。”
链接 路面井有很多种
生活中,我们管路面上可见的井都叫下水井,其实这不规范,所有的井应该都叫做窨井,而且有很多种,有的井盖上写着“排水”、“雨”……字样亦或是拼音。杨秀福说,路面上的井是电信井、自来水井、网通井……而其中维管中心主要负责维护的是雨水井和污水井。虽然有的井可以通过井盖上的标识来确定,但有的时候,由于归属单位迟迟不盖井盖,工作人员只能将自己的井盖盖在上面,避免行人发生意外。
“如果想最终确认这个井的归属单位,就要打开井盖,看是否能看到走水管,如果能看到,那就证明是市政的管道。”杨秀福说,如果窨井造成人身伤亡,经过调查确实是井的归属单位没有尽到责任,那么归属单位需要对受害者负责。
毒气检测仪.三重报警系统.充电锂电池.管道检测.Vcam.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非开挖技术毒气检测仪.三重报警系统.充电锂电池.管道检测.Vcam.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非开挖技术毒气检测仪.三重报警系统.充电锂电池.管道检测.Vcam.非开挖技术.管道检测.管道修复.管道气囊.管道封堵.CCTV.管道内窥检测.潜望镜.气囊.HDPE.CIPP.管道非开挖.非开挖.管道清淤.封堵气囊.管道塌陷.管道破损.排水管道检测.非开挖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