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排水管网进行疏通。
青海新闻网讯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排水事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水平、排水设施管理养护水平和服务水平,是形势所迫、任务所需、群众所盼。自市委、市政府提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后,西宁市排水公司找准结合点,选好突破口,精确谋划和推进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管理养护、污水处理工作,不折不扣的把精细化管理模式融入到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养护、污水处理工作的全过程之中,使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管理养护、污水处理工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建优质管网提高疏浚处理能力
为提高西宁市污水收集、处理率,改善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西宁段)水环境质量。2010年5月,西宁市结合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排污口综合整治项目,对全市范围内的各类非雨水排污口进行了收集整治工作。工程于2010年4月实施,至2010年共累计完成各类排污口整治254个,敷设截流干管30公里。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湟水流域排污口全收集、全治理、全测控”的目标,西宁市对湟水河流域西宁段排污口重新进行了调查核对,并在在已完成治理排污口254个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2012年全市排污口整治及污水管网建设方案》,共计划新治理排污口98个,敷设管网29.22公里。
长期以来,市排水公司项目部项目精心筹划,利用排污治理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抢干、巧干、苦干;并坚持“以质量创优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重点;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文明施工,努力降本增效,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优良率。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通过在各标段中实行施工图现场核对制、工程技术复检制、工程质量三检制、工程质量首件认可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将责任落实到各标段项目部的每一个人,从而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大干一百天确保我市汛期无险
为确保市区排水畅通,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汛能力,保障市民安全度汛。在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雨季来临前,排水管理处的工人们头顶烈日,大干100天,对城区管网的淤泥、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并对堵塞管道一一疏通。在汛期来临之时,同志们坚守岗位,加班加点,分片巡查检查险情,努力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处理险情,确保城市排水设施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证值班制度落到实处,公司还制定了严明的防汛纪律,明确每天防汛值班要求和第一责任人。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排水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效能提速、服务水平提升,建立健全我市城市排水抢修服务工作及城市排水接管服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体系,方便排水用户办理排水相关手续,西宁市排水公司成立了排水客户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办理排水用户的报装、报修、咨询、办公及小区排水服务等业务,对外实行“一条龙”、“一站式”窗口服务。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市排水设施量迅速增加,管网维修养护强度不断加大。同时,随着气候变化,雨季降雨量增大,部分老城区排水管网超期使用,老化严重,管径偏小,材质较差,且由于维护经费匮乏,排水设施失养、失修的问题日益突出,已到事故多发、频发阶段。为确保城市排水管网正常运行,出现突发性事故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我公司还成立了成立排水抢修服务队。服务队配备专业人员和施工设备,主要负责我市市政道路道路排水设施的抢修疏通工作。
运营管理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测控
为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及监管工作,市排水公司利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对城南污水处理厂及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和运营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测、评估,并以此作为考核委托运营合同履行情况的依据,同时制定了相关措施严禁污水处理厂违法排污。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安全和应急保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法规、规章要求,加强排水监测,特别加强了重点工业污水的水量水质监测,利用在线检测仪表进行远程监控,确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运营。使我市城市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测控。
打造精品工程建设过硬队伍
城市排水设施管理养护工作是城市基础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百姓日常生活和提升城市品质、品位息息相关。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排水设施量增加,全市排水设施由过去的139公里管道,增加到现在的814公里管道、50777座雨污水检查井,仅市区排水设施已增加到现在的660公里、雨污水检查井42000余座。而市排水公司排水管理处目前共有职工39人,平均每人养护近17公里管道和1076座雨污水检查井,如此大的养护范围、劳动强度、养护任务,如何能确保我市城市排水畅通,这得益于市政府投入1000万元用于排水设施管理养护设备的采购和西宁市排水公司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市排水公司从领导团队入手,向基层队伍、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奖罚机制等各个板块着手,迅速行动,竖起明框架,理出细线条,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日常工作的各个角落。同时,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凝聚职工力量,培养企业精神,加强施工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建设过硬队伍。(作者:唐蓉)
|